迟迟并一不下为何构投以太周年资者机坊合手

  发布时间:2025-09-14 16:58:57   作者:玩站小弟   我要评论
转眼间,以太坊告别挖矿时代已经整整一年了。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都在热议这场被称为"合并"的历史性变革。当时大家都以为,转向权益证明机制(PoS)会成为以太坊吸引机构资金的转折点。但现实情况是,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还在场边观望。数据背后的故事表面上看,以太坊质押市场确实一派繁荣景象。根据Attestant的数据,网络验证者数量从合并时的40万激增至近80万。特别是在今年4月Shapella升级... 。

转眼间,以太坊告别挖矿时代已经整整一年了。还记得去年这个时候,整个加密圈都在热议这场被称为"合并"的历史性变革。当时大家都以为,转向权益证明机制(PoS)会成为以太坊吸引机构资金的转折点。但现实情况是,大多数机构投资者还在场边观望。

数据背后的故事

表面上看,以太坊质押市场确实一派繁荣景象。根据Attestant的数据,网络验证者数量从合并时的40万激增至近80万。特别是在今年4月Shapella升级后,超过21万新的验证者涌入网络。这次升级解除了质押ETH的提现限制,就像打开了泄洪闸门,却没有出现预料中的资金外流。

Compass Point的研究报告显示,目前Beacon链上锁定的ETH总量达到惊人的2940万枚,约占流通量的四分之一。其中,Lido这个去中心化平台占据了29%的市场份额,而中心化交易所则分享了20%的蛋糕,光Coinbase一家就占了一半。

但如果我们仔细品味这些数据,就会发现许多耐人寻味的细节。虽然质押率在上升,但与Cardano(70%)、Solana(70%)等其他PoS公链相比,以太坊25%的质押率明显偏低。这就像看到一家米其林餐厅门前排着长队,但餐厅里三分之二的座位都还空着。

机构的顾虑:不只是32个ETH的门槛

作为一个经常与机构客户打交道的业内人士,我深深理解他们的犹豫。32个ETH的验证者门槛确实不低,但这远不是问题的全部。

Anchorage Digital的联合创始人Diogo Mónica向我透露,虽然他们平台上质押的ETH数量在半年内翻了两番,但需求主要来自加密基金这类"圈内人"。大多数传统金融机构就像初学游泳的孩子,只敢在浅水区试探。

我最近参加了一场机构投资者闭门会,听到最多的两个词就是"流动性"和"税务"。一家对冲基金的合伙人告诉我:"我们的LP每个季度都要评估净值,如果资金被锁定在质押合约里,审计报告会很难看。"另一位来自家族办公室的朋友则抱怨:"税务局到现在都没说清质押奖励该怎么报税,我们可不想当小白鼠。"

更让人头疼的是监管环境。SEC对Coinbase和Binance的诉讼就像悬在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,吓得Bitstamp直接退出了美国市场的质押业务。这让我想起2017年ICO热潮时的情景——同样是创新走在监管前面,同样让机构投资者望而却步。

宏观经济的大浪淘沙

如果说监管是看得见的绊脚石,那宏观经济就是无形的暗流。Ether Capital的CEO Brian Mosoff说得特别到位:"当国债收益率都突破5%的时候,谁还看得上3%-5%的质押收益?"

我有个在华尔街工作的朋友最近打趣道:"现在买美债就像在ATM机取钱一样简单安全,干嘛要去折腾那些看不懂的智能合约?"这句话虽然带着调侃,却道出了许多传统投资人的心声。

但Mosoff提醒我们不要短视。他眼中的质押收益就像买房时的租金收入——真正的价值在于资产本身的升值潜力。这让我想起比特币早期矿工的故事,当年他们挖矿时更看重的是囤币,而非那点微薄的区块奖励。

黎明前的黑暗?

尽管前路坎坷,我依然对以太坊质押的未来保持乐观。就像Mosoff说的,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索合并后的新世界。EigenLayer这样的创新正在重新定义质押的意义,而即将到来的分片升级可能会彻底改变游戏规则。

最近和几个机构客户聊天时,我发现他们的态度正在微妙变化。从最初的"完全不考虑",到现在会问"你们觉得什么时候进场比较合适"。这种转变虽然缓慢,但确实在发生。

或许就像当年的互联网泡沫,大浪淘沙之后,真正有价值的创新终将获得认可。只是不知道,以太坊距离这个转折点还有多远?作为从业者,我们能做的就是继续建设,耐心等待。

  • Tag:

相关文章

  • 通胀警报拉响!美国PPI意外飙升打脸降息预期 加密货币上演深V反转

    昨天晚上金融市场又上演了一出好戏。说实话,我盯着屏幕看到美国7月PPI数据的那一刻,手里的咖啡差点洒了——0.9%的环比涨幅直接创下三年新高,这完全打脸了市场此前的乐观预期。记得周二公布的CPI数据还让大家松了口气,不少人已经开始幻想美联储可能在9月大刀阔斧降息50个基点。谁知PPI这个"前哨指标"突然爆雷,就像在说:"各位先别高兴太早!"市场立刻给出了剧烈反应,比特币直接从124500美元摔到1...
    2025-09-14
  • 市场寒冬中的加密资产:投资者为何在静待CPI数据?

    上周比特币市场出现了典型的"假突破"行情,价格从25500美元试探性地摸到26500美元后迅速回落,这种"一日游"式的反弹让人不禁想起2018年熊市时的场景。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市场周期的观察者,我不得不说当前市场的疲态确实令人担忧。科技股的疲软、利率预期的变化,都让加密市场这个"风险指标"显得格外敏感。科技股回调拖累加密市场苹果股价4%的暴跌像一块投入池塘的石头,在市场中激起阵阵涟漪。华尔街分析师...
    2025-09-14
  • 深度解析:TipCoin如何让推文变成挖矿工具?

    Web3社交领域最近又冒出一匹黑马 - TipCoin。说实话,作为一个在这个圈子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,我见过太多打着"社交挖矿"旗号的项目昙花一现。但TipCoin确实有点意思,它巧妙地把Twitter这个Web2巨头变成了自家的"挖矿池"。全民挖矿时代:你的每条推文都值钱还记得去年friend.tech掀起的SocialFi热潮吗?TipCoin把这种玩法玩得更接地气了。根本不需要什么高大上...
    2025-09-14
  • 政客们为何对加密货币如此狂热?解密全球Web3.0竞选风暴

    最近泰国政坛上演了一出"数字红包"大戏,让我这个经济观察者都忍不住拍案叫绝。新上任的总理Srettha Thavisin这个房地产大亨出身的政客,竟然在竞选时拍着胸脯承诺要给全国16岁以上公民每人发2000元人民币的数字货币!这可不是小数目,整个计划砸下去要1000多亿人民币,简直是把区块链技术玩出了新高度。泰国的"数字红包"实验说实话,当我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时,第一反应是:这靠谱吗?但深入了解后...
    2025-09-14
  • NEAR治理升级实录:一场关于权力下放的思想碰撞

    最近NEAR中文圈子里的一场深度对话让我感触颇深。几位重量级嘉宾围坐一堂,就如何让NEAR真正实现去中心化治理展开了激烈讨论。作为长期关注区块链治理的观察者,我觉得这场对话简直就像在见证一场Web3时代的"改革开放"。治理困境:成长的烦恼MetaWeb创始人Amos一针见血地指出了NEAR当前的治理痛点。记得去年SEC接连对几个区块链项目出手时,我就隐约感觉到NEAR的治理模式可能要变天了。Amo...
    2025-09-14
  • 行业巨头抱团取暖:德州能否成为加密世界的新硅谷?

    9月11日这天,加密圈发生了一件大事。a16z、Coinbase这些行业领头羊们,竟然在德克萨斯州搞起了"小团体"。他们组建的这个"德州加密货币自由联盟",听起来就很有美国西部片的味道——一群"法外之徒"聚在一起,准备在监管的荒野上开疆拓土。为什么是德州?要说这帮科技新贵为什么看上了德州,这事儿还真有意思。a16z的政策主管Brian Quintenz跟我打了个比方:"德州就像是数字时代的西部边疆...
    2025-09-14

最新评论